成敗興衰以弗所,宗教遮蔽真理的無奈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相近的時候求告他。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以賽亞書》人往往不懂得珍惜,在歷史上和事實上都可真實,不珍惜真理的人是大多數,古時很多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都是因為對真理的堅持而被群眾所殺,這就是人性,到了今天也是這樣。"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

上帝屢次以真理、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事彰顯給人類,可是人類的醒覺往往都不能長久,來幾個例子:

嚴重的後果縱然都提醒過他們,可是宗教為本的模糊思想把上帝的真實化作神話,並把人類的脆弱吹捧為信心的基本直到如今。憑什麼說人類現在理智了?我們卻繼續漠視科學的本身是從修道院而來,諷刺地成為了人類假造真理並逃避現實的門。等了很久,終於能自以為是地認為可以把上帝完全封印在宗教裡面,自欺欺人能有多久?現在科學進步後還不是回去設計者(創造者)的原點?

上帝給了人自由意志,諷刺地自由意志的唯一作用就是去封印真理,人類最厲害還不是這兩招?把事實模糊化、虛幻化、宗教化,然後就是吹捧自己的觀點而產生自己虛浮的信念?

"光 來 到 世 間 、 世 人 因 自 己 的 行 為 是 惡 的 、 不 愛 光 倒 愛 黑 暗 、 定 他 們 的 罪 就 是 在 此 。凡 作 惡 的 便 恨 光 、 並 不 來 就 光 、 恐 怕 他 的 行 為 受 責 備 。但 行 真 理 的 必 來 就 光 、 要 顯 明 他 所 行 的 是 靠   神 而 行 。"

把真理扭曲成為宗教,醒覺的人往往都會努力留下痕跡,可是歷史跟我們說被人類的黑暗掩蓋也是必然的事。

耶穌基督是為了拯救我們而成為我們的救主,看看今天,每個人都把他當作老師,而你可知道聖經裡只有一個背叛者猶大稱耶穌為老師。當眾人都問耶穌“主,是我嗎?”的時候,只有猶大一個說出這句“夫子,是我嗎?然後猶大也因為伯大尼馬利亞用了三十塊銀子價值的香膏用在耶穌身上,為了窮人和慈善而指責浪費,卻被耶穌指責心裡只有窮人而沒有他,最後出賣耶穌的價錢就是三十塊銀子。

最糟糕的是教導信徒只去學習耶穌,卻沒有一個能五餅二魚、水上行走並把全部人治好。




There are no comments on this page.
Valid XHTML :: Valid CSS: :: Powered by WikkaWiki